詹穎雯,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土木系與土木程工研究所結構組,1994年畢業於美國密西根大學(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Ann Arbor, Michigan)土木與環境工程學系,取得博士學位。同年返台受聘為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講師,開始教學研究生涯,之後陸續升等為副教授與教授。除校內之教學研究外,亦參與校外有關公共工程建設擔任諮詢專家或委員、各相關領域學會活動、相關產業技術發展等,並且參與多項國際學術組織。重要資歷包括:台灣大學地震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華民國結構工程學會秘書長與理事、亞洲土木工程聯盟副秘書長、美國混凝土學會台灣分會(ACI Taiwan Chapter)會長、亞洲混凝土聯盟(Asian Concrete Federation , ACF)執委(台灣代表)與財務長、台灣混凝土學會理事與副理事長、財團法人台灣營建研究院院長等職,目前擔任台灣混凝土學會理事長、亞洲混凝土聯盟副會長、公共工程委員會工程鑑識委員、內政部技術審議委員等職。
詹理事長之研究領域為混凝土材料、破壞力學與纖維水泥質複合材料,致力於高性能混凝土(HPC)、自充填混凝土(SCC)等先進混凝土工程技術在台灣公共工程應用之推廣,目前台灣已成為國際上自充填混凝土最早廣泛應用於各式工程之國家,同時亦帶動國內預拌混凝土廠與公共工程品質之提昇。
學術研究外,詹理事長積極參與產業之發展與國內工程制度之推動及建立,於2004~2005年擔任中華民國結構工程學會秘書長、2005~2006年擔任美國混凝土學會台灣分會(ACI Taiwan Chapter)會長、2006~2009年擔任台大地震工程研究中心主任、2011~2015年出任財團法人臺灣營建研究院院長,並在擔任台灣營建研究院院長期間陸續推動瀝青混凝土廠驗證制度、與SGS合作進行建築物生產履歷制度、砂石履歷制度及建言工程會推動公共工程履歷制度,在規範標準方面,詹理事長多年來主導推動多項公共工程綱要規範中與混凝土材料、綠色材料、再生資源等相關的重要章篇與新章篇之增修,使混凝土工程更能符合新時代的需求。
近年來詹理事長投注大部份精力於循環經濟之相關議題,秉持多年綠色資源再利用之豐厚研究經驗,協助環保署、工業局、礦物局、水利署、工程會等政府單位擘畫綠色台灣的願景,期間除介紹日本循環型社會之成功經驗予台灣參考外,亦邀集國內營建產業相關之單位組成「台灣建設資源循環聯盟」,冀望匯集營建產業之力量,為台灣資源循環的未來開創出一片希望曙光。 |
|